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> 2017年第17期
编号:13046408
萤火虫技术与高频超声在乳腺癌钙化结节中的应用价值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7年6月15日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2017年第17期
    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续增长的趋势,其中乳腺结节伴钙化的不同类型,对鉴别其良恶性意义重大,且研究发现,乳腺结节伴微钙化成为乳腺癌诊断的特征之一,东芝公司研发的超声萤火虫成像(Micro Pure)技术,能提高微钙化的显示率[1-2],本研究选取54例经细针穿刺后确诊乳腺癌患者,共96个结节,其中74个结节伴钙化,结节分别进行萤火虫技术与高频超声检查,对比乳腺癌伴钙化结节在两种超声检查模式下的检出率。

    1 资料与方法

    1.1 一般资料

    研究对象选自2016年9月-2017年1月,因乳腺结节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外科就诊的女性患者,并经细针穿刺病理证实为乳腺癌,共54例,患者年龄35~64岁,平均(46.0±9.1)岁,共96个病灶,伴钙化病灶74个。

    1.2 仪器和方法

    1.2.1 仪器 使用东芝公司Aplio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,选择14 L宽频线阵高分辨力探头,探头频率9~14 MHz,内置萤火虫成像技术的软件系统(检查过程中依据每位患者结节位置调整扫描深度和聚焦点)。

    1.2.2 检查方法 患者仰卧位,充分暴露双侧乳腺区及腋下区,常规扫查乳腺各象限,高频超声下发现结节后记录结节位置、大小、形态、边界、内部回声及钙化特征。根据结节内钙化形态特征,将钙化分为,(1)粗钙化:定义为直径>1 mm,呈环状、片状等任何形态的强回声;(2)微钙化:定义为直径<1 mm,针尖样、沙粒样或簇状强回声[3-4]。切换至萤火虫模式,实时双幅模式分别显示萤火虫及二维灰阶图像 ......
上一页1 2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6061 字符